宝宝应该何时学站学走?太早会影响腿型发育,危害不是一点点

~

关于宝宝走路这件事,仿佛有个时间节点—— 1周岁 。如果过了这个年纪,宝宝还不会走的话, 那家人就会认为是发育迟缓,感到很焦虑。

全家上阵拉着孩子走、把孩子放进学步车里走,总之,宝宝走路变成了家里的“头等大事”。关于走路这件事, 家长们最好还是多了解一些科学知识,防止好心办坏事。

六六妈妈有了孩子后, 加了很多 育儿 群 ,每天和妈妈们交流孩子的生长状况。

群里的妈妈们,也热衷于分享自己宝宝的成长过程, 在这期间六六发现自家娃的发育,好像比别人家的孩子晚。

有一天,群里的小橙子妈妈发了一段视频 ,刚8个月的小橙子已经自己站立,踉跄地走路了,看到这里六六妈妈着急了。


六六妈妈认为 要笨鸟先飞,平常多练习才能更好地发育 ,为此告诉带娃的老人, 没事让宝宝站一站,拉着走一下。

家里更是买了两三种学步车, 下班后,把孩子放在里面推着玩,鼓励宝宝多走走,胖乎乎的六六, 在妈妈的坚持下11个月就能走了, 妈妈也没少在群里晒娃。

一周岁体检时,医生量完身高、体重、头围后, 开始仔细看六六的腿 ,然后询问六六妈妈孩子的走路情况。

听到家长从10个月就开始锻炼孩子走路,医生忍不住说了句:胡闹

原来,六六的体重一直是上限,属于超重,现在 两个小腿已经有些弯曲,呈O型 。六六妈妈 这才意识到盲目攀比和干预宝宝的发育, 满足了自己的虚荣心,却坑害了孩子。

很多家长都会有疑问,要不要早点训练孩子走路?早走路的孩子是不是更聪明?

答案无疑是 否定的 现在没有任何研究表明:早走路的孩子会有突出优势。相反,过早走路不仅没有任何好处,反而会对孩子的发育不利。

易形成“平板足”。 通过观察就能发现,宝宝走路基本是整只脚掌落地,足底肌肉还没发育完全, 这样走路对脚尖和脚跟压力很大,足弓也受压迫。宝宝脚丫会逐渐变得又扁又平,就是常说的“平板足”。

易出现“畸形腿”。 那些身高、体重比较大、还有些胖的1岁以内宝宝,双腿支撑全身重量是个不小的挑战。而 宝宝此时的骨质还较软,钙含量不高,在外力的压迫下很容易出现变形,造成X型腿和O型腿。

易影响“视力”。 有个“冷知识”,宝宝在两岁前其实都是“小近视眼”,视力还不到0.5,视力会随着年龄的增长慢慢达到正常水平。平常爬行的时候,宝宝的视线范围有限,对视力要求不大, 一旦站立行走,可视范围大,宝宝又看不清楚,就要努力调整焦距,对宝宝的视力有一定伤害。


宝宝发育“很忙”

在宝宝1岁还不会走路时,很多家长就按耐不住地把注意力都放在走路上。殊不知,宝宝也很“忙”,有很多技能要发展: 认知能力、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

不同宝宝性格不同,各种能力发育也有所偏好:

家长关心“过头”

广大家长还容易犯一个问题:现在基本是好几个人带孩子,担心他爬行、走路会有危险, 就习惯性地把孩子抱在怀里,这样的关心有些过头了。

由于缺乏独立站立和行走的机会、锻炼的时间和空间,孩子就很容易失去对走路的兴趣,看见大人就张开手臂要抱。

需要家长“重视”

如果宝宝到了一岁, 自己坐不稳、爬行也不是很顺利 ,家长最好带孩子去医院,进行检查,对宝宝的整体情况做一个评估,尽早地干预和做康复。

干预得越早,越有利于宝宝的恢复和发育, 家长也要避免与同龄宝宝发育情况对比,这样只会增加焦虑感,而是要与宝宝过去表现比较,你就会发现宝宝一直在很努力地进步。

误区一:会爬后就要学着走路

宝宝会爬行后,先不要催着让他学走路, 不妨让宝宝的爬行时间长一些,不仅对发育有积极作用。还能为日后走路打下良好的基础。

a. 锻炼核心肌肉群

b. 增强肩部的稳定性

c. 锻炼身体协调能力

d. 更好控制腿部力量

e. 开发左右脑的功能

误区二:使用学步车走路

现在市场上有很多种学步车,有的把宝宝放进去,靠脚部滑行实现“走路”,家长也解放出来可以做其他的事情。

误区三:给宝宝穿学步鞋

光听名字,还以为宝宝穿上学步鞋就会走路了,很多商家也打着这个旗号推销,因此很多妈妈在孩子要走路的时候, 第一件事就是买双学步鞋。

事实上, 在宝宝学走路的期间内,最好是光脚,等宝宝可以独立地行走再穿上鞋。



相关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