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簇的风俗 中国有56个民族,都是哪些?每个民族的习俗和特点都是什么?

成人礼是哪个民族的风俗习惯~

奇特的少数民族仪式——纳西族成人礼

下面便于你观看和阅读:

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黑龙江、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中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云南省,有25个民族。
习俗:你可以上网查一查
网页链接

  土家族

  土家族,通俗的解释,就是长期居住在这里的一个土生土长的民族,古代称“巴人”。据有关史料记载,土家族古代分布在湘、鄂、川、黔四省边界,一直居住在长江、沅水之间,从来没有全面性搬迁过,是一个很稳定的民族。作为族称的“巴人”,曾经是一个多部落的统一体,其祖先一般认为是今鄂西的巴东、建始地区的“南猿人”以及长阳地区的“长阳人”。
  据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记载,早在尧舜时代,长江,汉水以南就有了“南蛮”的生存与繁衍。
  到了汉代,称巴郡南郡蛮、武陵蛮、娄中蛮、澧水蛮与中沔蛮(屠山蛮)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代,称武溪蛮、西溪蛮、天门蛮、黔阳蛮、建平蛮等。
  隋代称“岳左”。
  宋代称北江诸蛮。《宋史·蛮夷传》称蛮区人为土民、土蛮、土官等。
  明清两代称土夷、土蛮、土家。
  到了明未清初时期,才出现“土家”与“客家”之汉语称谓。所谓“土家”,是相对于“客家”而言的,而所谓“客家”,又主要是指汉人而言的。“土家”意为“本地人”,“客家”则意为“外来人”,只有较多的汉人移居到土家地区以后才出现。本来,土家族自称“毕兹族”,古代巴人也是这样自称的,但“毕兹”不等于就是“本地人”。“毕兹”是土家族的自称,是古代就有的,而“本地人”是后来较多的汉人移居到土家族地区以后才出现的汉语称谓。
  土家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生活在张家界市的土家族,因武陵山而益增其勇,而武陵山又因土家族而愈显其灵,真所谓物华天宝而人杰地灵。

  白族

  白族,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白族自称“白子”、“白尼”,汉语就是“白人”的意思。白族的先民史称“泊填”、“叟”、“爨”、“西爨”、“白蛮”、“白人”、“民家人”等。
  白族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大理一带。居住在桑植与天子山一带的白族,则是从云南的大理国。据有关史料介绍,早在1253年,蒙古军占领了云南的大理国,强征了一支“寸白军”,进攻南宋。这支“寸白军”里有三个白族兄弟,分别名叫钟迁一、谷均万、王朋凯,因为他们三个人对蒙军不满,又厌恶战争,因此就逃离了军队而流落到了江西,后迁到湖南洞庭湖。他们又溯澧水而上,在桑植定居下来并繁衍生息。当时的三个人,经700多年的繁衍,到现在已发展到近万人了。解放以后,经过几十年的调查研究和清理族源,于1985年秋天正式成立了七个白族乡,终于实现了白族的民族自治。桑植的白族人虽然来自远方,但他们的一些风俗习惯同云南大理一带的白族大同小异。白族的语言基本上是说汉语,汉文早就成了白族人的通用的文字。因为白族人长期同汉族人民建立了血肉联系。
  白族也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它不但在历史上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如参加1884年震惊中外的“镇南大捷”和1949年4月的剑川武装起义等,同时,还在长期的生产斗争中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和灿烂的民族文化,如屹立在大理的崇圣寺,金壁辉煌,剑川石宝山的石窟与鸡足山的古建筑群,也颇具艺术特色。著名的爱情史诗《望夫云》与民间故事《美人石》与《蛇骨塔》,在国内外享有盛名。每年大理的“三月街”,更是规模盛大的传统节日,同时又是进行商业活动的盛会,招来不少国内外游人。

  苗族

  苗族,自称“壮”、“蒙”、“摸”、“毛”,也有称“嘎脑”、“果雄”、“带奥”、“笼儿”的。
  苗族,在民族大家庭中是一个人口较多、分布较广的民族,也是一个古老的民族。苗族的先民,主要分布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以南、长江流域以北,以及“荆楚地带”,后来他们沿洞庭湖溯水而上,慢慢到达湘西和黔东一带,然后在这里定居下来,生息、繁衍。根据史料记载,苗族在周秦时代称为“蛮”,汉代移居湘黔以后,又被称为“五溪蛮”、“长沙蛮”。元代封建统治者在湖南苗族地区设置“五寨长官制”,在贵州苗族区设置顺元等路军民安抚司,以加强对苗族人民的统治。
  到了清代,实行“改土归流”,废除世袭土司,任命流官,清查田土,征收赋税,调查户口,统一设立府、厅、州、县、进一步加强了对苗族人民的统治。这使许多苗族人民生活十分贫苦,长期掐扎在死亡线上,终年不得温饱。苗族人民真正翻身作主,只有在共产党领导下才得以实现。
  苗族是一个勤劳勇敢的民族。在历史上他们同帝国主义和封建统治者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如汉武帝十三年(公元37年)“武陵蛮精夫相单程等,大寇郡县”,极大的震撼了封建统治王朝;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59年)暴发了苗族与土家族人民联合参加的“乾嘉起义”,先由贵州松桃厅苗族领袖石柳邓和石乜妹(女)发动,接着湘西花垣黄瓜寨的石三保,凤凰厅野堡寨的吴陇登和苏麻河的吴半生以及吉首坪垅的吴八月和三岔坪的吴连举纷纷响应,声势浩大,斗争勇猛,打败了清军多次进攻。这次起义军斗争共进行了13年之久,给清军以沉重的打击。国民党统治时期,湘西苗族、土家族人民又一起坚持斗争,废除了自清嘉庆以来盘剥湘西人民100多年的“屯田”制度,并取得了重大的胜利。
  在长期的斗争中,苗族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好多的哦

相关评论:


少数民簇的风俗(称蛮区人为土民、土蛮、土官等。 明清两代称土夷、土蛮、土家。 到了明未清初时期,才出现“土家”与“客家”之汉语称谓。所谓“土家... 但他们的一些风俗习惯同云南大理一带的白族大同小异。白族的语言基本上是说汉语,汉文早就成了白族人的通用的文字。因为白族人长期同汉...)

少数民族的习俗(少数民族风俗有献哈达、火把节、赛装节、尝新节、祭火、丰年祭、满族填仓节、壮族牛魂节、三月三、朝鲜族老人节、关门节。献哈达是蒙古人民和藏族人民的一种礼节,表示对对方纯洁、诚心、忠诚、尊敬的意思。在西藏,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觐见佛像、送别远行等,都...)

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少数民族的风俗人情有很多,例如: 1、傣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有著名的传统舞蹈孔雀舞,著名的传统节日泼水节,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糯米,最具特色是竹筒饭,傣剧是云南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之一。 2、苗族:苗族没有文字,居住在高山地带,以农业为主,农作物有旱稻,经济作...)

民族风俗(当数历史上的山东人下关东,或称"闯关东"。山东人下关东大致有两种不同类型:一种是携家移住东北家村和山区,带有逃荒性质,俗谓"被逼无奈闯关东";一种是家在山东,但大半生在东北做生意,俗称"住地场"。他们将山东的风俗带去东北,又将东北的习俗携回...)

少数民族的风俗(1、朝鲜族老人节等。2、彝族火把节、密枝节、赛衣节等。3、阿昌族烧白柴、泼水节等。4、德昂族关门节、开门节等。5、东乡族开斋节、古尔邦节、圣纪节等。6、侗族新婚节、架桥节、祭牛节、吃新节、花炮节等。7、布朗族年节、祭寨神、洗牛脚等。8、朝鲜族元日(春节)、上...)

少数民族风俗(不过我同学中有几个是少数民族的,我可以简单介绍几个。 维吾尔族见面时,从来不相互握手,他们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把身体向前倾说:“撒拉木列昆”(应该是“祝福”之意)若一个人一次遇到很多人,他要依次对每个人都行这样的礼;如果遇到客人或长辈,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

少数民族风俗(不过我同学中有几个是少数民族的,我可以简单介绍几个。维吾尔族见面时,从来不相互握手,他们把右手放在左边的胸前,把身体向前倾说:“撒拉木列昆”(应该是“祝福”之意)若一个人一次遇到很多人,他要依次对每个人都行这样的礼;如果遇到客人或长辈,要把双手交叉放在胸前,并点头...)

民族的习俗(汉族春节 傣族泼水节 彝族火把节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

少数民族的习俗(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的住宅,多成院落,一般大门忌朝西开。房屋呈方形,有较深的前廊,庭院多栽花卉、葡萄、果树,打扫得十分洁净。室内砌土炕,墙上挂壁毯,开壁龛,并饰以多种花卉图案。饮食方面,他们以面粉、大米为主食,喜喝奶茶,佐以面粉烤制的馕。饭菜种类很多,有抓饭。肉粥、拉面...)

少数民族风俗介绍?(对歌是云南少数民族青年人庆祝的一种方式,如:苗族的“游方”、瑶族的“唱风流”、拉祜族、哈尼族、白族的唱调子、藏族的唱山歌等,都是少数民族青年男女通过对歌交流感情,寻觅情侣,选择配偶的方法和途径。)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