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末章的艺术特色。 简述《小雅·采薇》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

根据采薇 黍离两首诗特点 简述诗经的艺术特色~

1、兼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
  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周礼·春官》.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诗集传·周南·葛覃》注),即铺陈直叙.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即引譬设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即感物起兴.
2、写实的手法和浑朴自然的风格.
如《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3、富有特色的语言形式.
 ①句式以四言为主,但又灵活多变.
 ②多重章叠句.
 ③押韵方式灵活多变.大体有三:
 a、隔句押韵;b、句句押韵;c、交叉押韵.

《小雅·采薇》的末章采用的艺术手法是对比和对偶,“今”与“昔”、“来”与“往”、“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皆为对偶,同时也是今昔情景的对比,从追忆中回到现实。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先秦佚名《诗经》中的《小雅·采薇》原文如下: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全诗白话文释义: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征役没有休止, 哪能有片刻安身。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
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怎么能不每天戒备呢?猃狁之难很紧急啊。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又饥又渴真劳累。满腔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谁体会!

扩展资料
《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中的一篇。全诗六章,可分三层。既是归途中的追忆,故用倒叙手法写起。前三章为一层,追忆思归之情,叙述难归原因。这三章的前四句,以重章之叠词申意并循序渐进的方式,抒发思家盼归之情;而随着时间的一推再推,这种心情越发急切难忍。
首句以采薇起兴,但兴中兼赋。因薇菜可食,戍卒正采薇充饥。所以这随手拈来的起兴之句,是口头语眼前景,反映了戍边士卒的生活苦况。边关士卒的“采薇”,与家乡女子的“采蘩”、“采桑”是不可同喻的。戍役不仅艰苦,而且漫长。
“薇亦作止”、“柔止”、“刚止”,循序渐进,形象地刻画了薇菜从破土发芽,到幼苗柔嫩,再到茎叶老硬的生长过程,“岁亦莫止”和“岁亦阳止”喻示了时间的流逝和戍役的漫长。“曰归曰归”,却久戍不归;这对时时有生命之虞的戍卒来说,不能不“忧心烈烈”。
后四句为什么戍役难归的问题作了层层说明:远离家园,是因为玁狁之患;戍地不定,是因为战事频频;无暇休整,是因为王差无穷。其根本原因,则是“玁狁之故”。对于玁狁之患,匹夫有戍役之责。这样,一方面是怀乡情结,另一方面是战斗意识。
前三章的前后两层,同时交织着恋家思亲的个人情和为国赴难的责任感,这是两种互相矛盾又同样真实的思想感情。其实,这也构成了全诗的情感基调,只是思归的个人情和战斗的责任感,在不同的章节有不同的表现。
第四、五章追述行军作战的紧张生活。写出了军容之壮,戒备之严,全篇气势为之一振。其情调,也由忧伤的思归之情转而为激昂的战斗之情。四章前四句,诗人自问自答,以“维常之华”,兴起“君子之车”,流露出军人特有的自豪之情。
接着围绕战车描写了两个战斗场面:“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这概括地描写了威武的军容、高昂的士气和频繁的战斗;“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这又进而具体描写了在战车的掩护和将帅的指挥下,士卒们紧随战车冲锋陷阵的场面。
最后,由战斗场面又写到将士的装备:“四牡翼翼,象弭鱼服。”战马强壮而训练有素,武器精良而战无不胜。将士们天天严阵以待,只因为玁狁实在猖狂,“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既反映了当时边关的形势,又再次说明了久戍难归的原因。
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不能不令“我心伤悲”。“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依依”乐景,使人有“春天”,“新婚”之感,可以以“依依”来写回归,更添其几分哀伤。昔日杨柳满岸,而今还是看见杨柳,便觉得大不如以往了,同样的一种事物,因为时节不同,又因为人的感情不同,以致构造了两个不同的场景,所以可说情融于景了。
“霏霏”冬景,实乃悲景,更体现出了战后之悲。
且这一章押i韵,读起来很上口,而且用了许多的叠字。
其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我心伤悲,莫知我哀。”都是少有的名句。
总言全章的艺术特色应该是以乐景写悲。

寓意于景,借景抒情.

相关评论:


上一篇:
下一篇: